国家公园:回归自然的徒步,究竟还要走多久?
0 Comment
对于很多中国网友来说,在社交网站上浏览别人在国外徒步时的经历,是一件有趣却略感遗憾的事情。 有趣的事很多。 例如,一名美国女孩在阿拉斯加徒步时迷路,但期间遇到了一只机智的哈士奇。狗狗把她带到大路上,并一直在她之后的徒步之旅中陪伴左右,最后还救下了被激流冲走的她。 图片:微博 遗憾的事情当然也有。 虽然刚刚提到的那篇微博重点是“二哈不二”,但文中的一个细节不容忽视——这名女孩虽然被狗狗所救,但因为衣物全湿无法抵抗低温,最后不得已“按下紧急求救按钮,向救援部门发出信号”,并不久后被救援人员用直升机送到医院治疗。 看惯了国内“驴友失踪”这类新闻的网友们,大概对这个女孩获救的经历感到十分惊吧。惊讶之余,就是深深的遗憾了。国家森林公园?中国好像没有啊!紧急求救按钮与火速赶到的直升机?中国好像也很缺乏啊! 图片:微博 所以,只有美国有这样完备的野外救援系统吗? 中国目前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还有,同样是野外徒步,为什么中国的驴友们总是会“失踪”? 一、有一种无奈,叫救援直升机 微博中的美国女孩是在阿拉斯加州的楚加奇国家森林进行徒步的。这是美国第二大的国家森林,是美国保护区的一种。保护区内森林的保护、开发再到配套的服务、救援设施,都遵循统一的国家管理。可以说,选择在楚加奇国家森林进行徒步,是一件既有趣又安全的事情。 图片:悦禾旅游 而微博中提到的给力的救援直升机,其实在其他国家并不少见。 在德国,发达的航空紧急救援体系可以保证任意地点十五分钟内获得救援。在瑞士,航空救援队在良好的飞行条件下,也可以在15分钟之内到达除瓦莱州(Valais)之外的全国任何一个地点,并且求救者无需承担任何费用。就连经济并不发达的尼泊尔,在高于4500米的喜马拉雅EBC珠峰大本营徒步路线上,都修建了很多直升机平台,为的就是能够在遇到突发状况时可以快速救援。所有这些直升机上,都会配备专业的医护人员和受过培训的志愿者,以及一些相关的医疗器材。 可见,国外的一些空中救援体系已达到很完备的程度。 那中国呢? 仅从救援直升机来讲,中国用于应急救援的直升机数量缺口大、结构问题突出,似乎没有如同国外般完备的体系。 十年前的汶川地震中,中国已有的重型直升机无法满足救援需求,不得不临时租用俄罗斯的一架米-26直升机参与救援,用来吊运大型的工程设备到救援现场。 图片:雪花新闻 地震后,人们对中国的救援直升机进行了统计,到2008年底,全国只有294架民用直升机可用于应急救援,平均每10万平方公里约3架,是主要西方国家平均水平的1/25。... Read More
画笔保护海龟?这个1亿5000万年前的恐龙邻居,你了解多少?
GEI作为中国海龟保护联盟的发起人,正在积极推动海龟保护。但是对于大多数生活在城市的人们来说,海龟保护还是一个十分遥远的话题。 GEI参加中国海龟保护联盟成立大会(左) GEI执行主任金嘉满正在放生获救海龟(右) 图片来源:GEI 更让人担忧的是,不仅是未曾与海龟谋面的都市居民对海龟知之甚少,就连生活在海边的渔民也是如此。他们不经意间的举动,很可能对海龟造成严重的影响。 图片来源:Courtesy Jordi Chias/National Geographic 正因如此,GEI希望制作一本面向公众的海龟保护宣传册,让更多人了解海龟,了解这位恐龙的“邻居”。 GEI海龟保护手册以绘本的形式呈现。文字不多,但是短短8页却让人更加直观地了解海龟,以及他们所面临的生存威胁。 这一次,GEI用画笔带你走近海龟的故事:从一个个白色的、圆圆的卵,到稚龟、亚成年龟,再到最后成年。在自然状况下,仅有1%的海龟能活到成年。但是这1%的海龟,却已经在地球上走过了两亿多年的岁月。 海龟的繁衍是大自然的奇迹,而这个顽强的生命,却很有可能在人类活动的威胁下消失。所以,这本手册同时还是一个保护海龟的全民召集令,唤起大家对海龟的重视与保护。 为了使海龟保护手册的呈现更加直观,我们以海龟成长的时间线为线索,描绘了小海龟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各种生存挑战。 在绘制过程中,我们发现小海龟成长的每一步都面临九死一生的挑战。不仅是掠食者、偷卵者,还是气候变暖、光污染、塑料污染、非法捕捞等等环境和人类影响,都会给本就不高的海龟成活率,带来更大冲击。 作为GEI海洋保护项目组实习生,绘制这本手册也是我和我的伙伴学习和了解海龟的过程。一笔一画,都我们渐渐被这个憨厚、可爱又顽强的生命吸引。我们相信,阅读这本手册的人也会和我们一样,爱上这个可爱的生物。 翻开手册,你将踏出海龟保护的第一步! 点击“阅读更多”,查看完整海龟保护手册!
GEI与FRI联合举办“利用协议保护模式协助缅甸实现NDC,并促进社区生机发展”主题研讨会
GEI讯 6月7日消息 6月7日,北京市朝阳区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GEI)和缅甸森林研究所(FRI)在缅甸首都内比都联合举办了“利用协议保护模式协助缅甸实现NDC,并促进社区生机发展”主题研讨会。缅甸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部、农业畜牧和灌溉部、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院、中科院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CAS-SEABRI)、缅甸社会组织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倡议(ECCDI)、社区发展行动(CDA)、缅甸森林协会(MFA)、缅甸环境研究所(MEI),以及保护国际(CI)、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欧洲森林研究所(EFI)等国际机构,共计50人应邀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会上,参会嘉宾和专家代表就缅甸林业NDC目标,缅甸社区林业规划,以及目前在缅甸开展的协议保护社区试点项目做了汇报和介绍,并就如何利用协议保护模式(CCCA)协助缅甸实现林业NDC目标以促进社区生计发展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缅甸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部林业司司长Dr. Nyi Nyi Kyaw在会上发表了欢迎致辞,介绍了缅甸目前森林资源状况以及NDC林业目标。Dr. Nyi Nyi Kyaw提到,2030年缅甸森林保护区(Reserved Forest)和受保护的公益林 (Protected Public Forest) 面积达到30%,缅甸保护地面积达到10%。同时,他强调了社区参与森林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协议保护模式试点项目在保护和发展中起到的平衡作用。 随后,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毅博士介绍了中国推行生态文明建设和相关体制改革的情况,并肯定了GEI在缅甸长期工作的成果。展望未来,王毅博士希望缅甸政府可以和中国政府以及两国社会组织以及国际机构一起通力合作,共同协助缅甸实现NDC目标。 此后,GEI指导委员会主席张冀强博士、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项目经理彭奎博士、FRI主任Dr. Thaung Naing Oo、助理主任Dr. Ei... Read More
GEI与DRI联合举办“推动缅甸可再生能源发展主题研讨会”
GEI讯 6月7日消息,2018年6月6日至7日,北京市朝阳区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和缅甸教育部研究创新司(DRI)在在缅甸首都内比都,联合举办了为期2天的“推动缅甸可再生能源发展主题研讨会(Workshop on Promoting Renewable Energ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Myanmar)”。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毅博士,东盟国家议会(ASEAN Inter-Parliamentary Assembly )秘书处副秘书长Mario Pandu Dewono,缅甸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司司长U Hla Maung Thein,北京市朝阳区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执行主任金嘉满出席研讨会并讲话。缅甸教育部、电力与能源部、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部、农业畜牧和灌溉部、工业部、规划与财务部、仰光科技大学、缅甸可再生能源协会、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美国气候战略中心(Center for Climate Strategies)、国际组织代表共计60余人应邀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王毅博士进行了中国对外援助和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相关演讲 缅甸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司司长U... Read More
新联盟成立,公益形象大使上任:GEI将共同领导中国海龟保护联盟
2018年5月24日电 由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和渔业厅主办、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承办的“5.23世界海龟日主题宣传活动暨中国海龟保护联盟(China Sea Turtle Conservation Alliance, CSTCA)成立大会”于2018年5月23日在海南三亚举行。活动期间,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授予中国演员刘烨“中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公益形象大使”称号。 来自政府部门、新闻媒体、研究机构、非政府组织和学术界的 250余名代表,共同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通报了2017年海龟专项执法情况,放生了5只装有卫星追踪定位器的海龟,并集中销毁了6000余件,总重量近40吨的非法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物种制品。 (左)一只获救海龟即将被放生大海;(右)推土机正在准备销毁被没收的非法野生动物制品 ... Read More
政策性银行如何走向绿色?绿色金融案例分析
虽然世上没有摇钱树,但是没有树的话,你根本无法得到那张四四方方的“纸”。 图片来源:GCC Exchange 好了,玩笑到此为止。如今金融与环境之间的联系,远比它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的时候,要紧密得多。 什么是绿色金融? 在发展和金融领域,绿色金融将“金融”和“环境”结合在了一起。 广义而言,绿色金融要求项目在所需贷款获得银行批准之前,提前考虑项目的环境影响。通过这种方式,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成为了贷款获批的初步前提条件,而不会在受到负面影响之后才被考虑到。 图片来源:Green and Growing 在中国,商业银行、开发性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是开展绿色金融的主要机构,因为他们通常会对大型开发项目进行贷款批准,例如“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项目。 实际上,“一带一路”倡议是绿色金融成为当前中国重点发展领域的主要要原因之一,因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的大型投资项目,很有可能涉及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威胁,例如增加碳排放等。据估计,如果不采取任何绿色措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碳排放量很可能会高出整个中国国内碳排放量的3倍。 图片来源:India Link 绿色金融不仅可以预防有环境风险的投资发生,还可以促进投资获益,帮助确保贷款偿还。 为了帮助你更加清楚地了解绿色金融和环境风险评价的想关心,我们准备了一个真实的案例分析。在这个案例中,你将了解开发项目如何做到从绿色金融机制中获益。 个案研究:坎昆龙城 (墨西哥,2011年) 图片来源:Worldpackers 让我们转动时间的机器,回到2011年的墨西哥坎昆,回到那片阳光明媚的海滩。 21世纪开始,市场观察人士,尤其是中国的观察人士,都将目光敏锐地锁定在墨西哥。由于具有技术驱动型的制造业、低廉的运营成本、不断增多的技术工人和靠近美国的地缘特殊性,墨西哥被视为未来贸易和商业发展的潜在热点地区。 图片来源:PROENTI... Read More
GEI举办“可再生能源实施方法学和工具开发及应用”研讨会
2018年1月30日,北京市朝阳区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GEI)与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CAS-GIEC)在广州共同举办了“可再生能源实施方法学和工具开发及应用”研讨会。 广东省发改委新能源产业处、广东省科技厅技术交流合作处、广州市发改委能源处、广州市黄浦区发改局的四位领导应邀参加了研讨会。同时,来自广东省技术经济研究中心、广东省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山大学工程学院等多位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专家参与了会议研讨。 研讨会上,GEI对该中美合作项目的整体概况、进展成果、斯里兰卡应用案例和未来规划进行了介绍。中科院广州能源所的张岳琦博士对可再生能源实施工具的开发及在广州市黄浦经济开发区的应用案例,进行了详细介绍。 可再生能源规划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GEI利用“可再生能源规划工具”结合斯里兰卡甘布拉小镇用地规划,评估了当地不同种类生物质资源的潜力 在听取汇报后,广东省发改委新能源产业处的禤处长对该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禤处长提出,全国一共有219个经济开发区,可在生能源实施工具在黄埔经济开发区的应用将在广东省内的经济开发区起到引领的示范作用。 禤处长指出,广东省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与实现2020年的发展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本研究关于太阳能光伏发展的专业性研究将有助于2020目标的实现,希望项目团队尽快到发改委去做关于工具应用的更深入汇报和讨论。 禤处长还建议,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要与能源总体规划、行业规划等相结合,政策分析也要与实际的落地项目相结合。因此,可再生能源实施工具对于落地项目的投融资分析也非常必要。 此外,各位专家在研讨中对工具的开发和应用案例给予了肯定,同时提出了若干的完善意见,其中包括:进一步研究可再生能源落地项目的盈利模式;从方法学的角度优化整套工具的流程和架构;强调工具的变量因素,以及突出工具的特点和优势等等。 在过去的几年间,GEI已经成功在国内一些地区开展了低碳发展规划的推广工作。广州市黄埔经济开发区的试点案例,是GEI开发和推行新的可再生能源实施工具的第一步。2018年,我们将在广东省及其它省市推广该工具,并进一步深入研究多种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实施方案(如生物质能、风能等)、以及落地项目的商业投资模式。 GEI能源与气候变化项目官员徐生年博士,正在为大家介绍斯里兰卡案例 与此同时,GEI还将与中外合作方一起探索在“一带一路”国家推行可再生能源规划和实施方案,协助更多发展中国家实现其INDC的碳减排目标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
讲好NGO的故事:GEI和中国环境论坛共同举办第四次“如何讲好故事”培训会
1月11日至12日,GEI与伍德罗·威尔逊中国环境论坛(CEF)在昆明共同举办了第四次“如何讲好故事”培训会。25位来自中国不同领域的非政府组织从业者参加了培训。本次培训会的重点是加强非政府组织与社区、企业、政府和捐赠方之间的书面、口头和视觉交流。 GEI的彭奎博士和CEF的Jennifer Turner博士主持了本次研讨会。同时,GEI还邀请多位演讲嘉宾为与会者传授了他们的专业知识。 苏颢云教我们如何制作翔实而美观的信息图; 伍德罗·威尔逊中心——严肃游戏计划(the Serious Games Initiative)总监兼项目助理Elizabeth Newbury博士为大家展示了如何利用“游戏”来帮助介绍我们的工作,并提高工作介绍的实践性和参与性; Lensational的Hannah Wilson展示了如何通过摄影来讲述打动人心的故事; 澎湃新闻记者时事新闻中心记者(成都)赵孟和大家分享他在采访时获得的经验,并讲述了如何从多角度写好一个采访故事。 与会成员现场绘制了自己的信息图 本次“讲故事”研讨会得到了福特基金会和亚洲基金会的支持,它们为国内外非政府组织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倡导者和变革者,作出了坚定的支持。 讲述你的故事,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在前三次培训的基础上,本次研讨会的目的在于帮助中国本土NGO通过提高与企业的沟通能力,进而更好地传达他们的工作。 伍德罗·威尔逊中心的Elizabeth Newbury博士教大家如何用“游戏”传达自己的工作内容 世界各地的NGO在推动可持续投资方面,发挥着各种各样的作用。他们之中一些是企业投资行为的监督者,另一些则支持当地社区与企业进行对话,还有一些机构则致力于进行研究或讨论。除此之外,NGO还帮助执行企业责任相关项目,并被聘请为特别顾问。 然而在中国,NGO与企业之间的这种合作尚处于初级阶段。基于GEI十四年的从业经验和2015年启动的“中国民间组织‘走出去’”研究项目,我们深知中国本土NGO是如何帮助中国企业在海外开展可持续环保工作的。我们相信,随着机构能力的提升(其中包括交流能力的提高),中国民间组织将进一步参与并帮助实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们正在扩大“讲故事”研讨会的影响,并希望将其扩展成一种服务。我们期待与您、您的学校、班级、公司或组织合作,帮助您讲述自己的故事。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Kendall Bitonte(kendall@geichina.org)。
“民间组织推动可持续投资和金融研讨会”在京召开!
为进一步推动中国民间组织参与可持续金融与投资,帮助中国民间组织不断提升C20参与度,同时鼓励更多民间组织立足自身专业领域协调市场机构,并助力国际可持续金融与投资的健康发展,北京市朝阳区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GEI)和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所(IISD)联合撰写了《民间组织推动可持续金融与投资工作报告》。 在乐施会的资助下,该报告通过梳理G20和C20的基本发展历程,尝试分析了在全球治理语境下可持续金融的内涵与意义、主体及其作用、市场机制,以及对市场基础设施的要求,并在其中的每一个部分着重梳理了民间组织取得的成果、扮演的角色和未来如何更好的发挥潜能。 2017年12月19日,GEI就民间组织推动可持续金融与投资议题召开研讨会。参加的组织包括乐施会、创绿研究院、社会资源研究所、民促会、中华环保联合会、央财绿金院、UNEP Inquiry、中外对话、福特基金会、自然之友、亚洲基金会 、美国环保协会等国内外十余家民间组织和机构。 会议中央财绿金院的罗谭晓思和马红星分享了中国绿色金融政策的发展现状,以及新型多边开发银行投资政策当中的绿色金融政策;来自乐施会的田雨濛和创绿研究院的姚安琪,分别从金融机构信息公开、环境和社会保障政策等视角,分享了她们参与可持续金融与投资的工作经验。 会议最后,与会专家分享了本机构下一年度在可持续金融和投资领域的规划和可以发挥的作用。央财绿金院的罗谭晓思研究员表示,民间组织是最早开始参与可持续金融和投资工作的,是未来在国际平台上推动可持续金融与投资时不可忽视的力量。此外,罗谭晓思研究员也表示,希望未来能够加强智库和民间组织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将不同主体之间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更加有效地促进可持续金融与投资的发展。
GEI成功举办“民间组织参与国际倡导平台”工作组内部交流会
2016年,二十国集团(G20)杭州峰会成功召开,同时二十国集团民间社会(C20)会议平台也展开积极讨论,并发布会议公报。由乐施会发起资助的二十多家家非政府机构于2016年初发起成立不同的工作组,致力于在二十国集团民间社会(C20)会议平台上明确倡导这一议题,推动二十国集团会议(G20)、金砖国家会议等国际对话机制的多个议程。工作组定期就可持续发展的各项议题展开交流和分享。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窗口,代表了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 中国开始在全球生产、消费、贸易和投资等领域扮演关键角色,在负责任投资、包容性增长、绿色供应链、碳减排等全球和区域性的环境、公众健康、 气候与可持续发展等议题上,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来自中国民间组织的参与、观点和声音。 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中国民间组织在国际倡导平台的作用,北京市朝阳区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GEI)、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及乐施会,于2017年12月19日上午共同组织了“民间组织参与国际倡导平台”工作会议,以共同探讨交流中国民间组织参与国际倡导下一步发展方向和路径。 参加此次会议的民间组织约20家,其中包括国际民间组织和国内民间组织。除以前工作组的伙伴外,新的伙伴也加入了目前的国际倡导工作平台如北京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会、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中华环保联合会、亚洲基金会等组织。 此次会议议题涉及可持续金融与投资、可持续发展目标、气候变化及性别议题。通过分享和交流,各个组织了解了阿根廷C20的准备现状,以及各工作组成员的未来工作计划。与会者表示,未来会持续关注阿根廷C20的进展,从而尽早开始参与国际倡导工作,不断提升中国民间组织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