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内蒙古草原沙化治理
0 Comment
锡林浩特,2015年5月21日 北京市朝阳区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GEI)与乌力吉图嘎查村委会在内蒙古锡林浩特联合召开了题为“治理草原沙化,减少沙尘源”的治沙经验交流会。 GEI项目官员孔令红主持讨论 – GEI 2015 会议旨在使广大牧民充分了解沙化治理的技术和方法,促进政府和其他机构重视草原沙化的有效治理,使沙尘源尽早得到治理与控制。 参加会议的内蒙古牧民 – GEI 2015 来自美国国家地理水与空气保护基金、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生态和平亚洲、内蒙古大学等机构的专家以及锡林浩特、乌力吉图当地政府相关领导和牧民共20余人参会。 沙化治理经验分享 在逐一介绍了各自机构的治沙项目和经验后,专家们向当地政府官员、牧民们详细询问了乌力吉图沙化情况以及治沙过程。牧民们也对专家们介绍的治沙方法和效果表示出极大的兴趣。 当天下午,专家们还前往GEI在乌力吉图治沙的项目点进行了实地考察。 团队成员在考察中评定项目进展- GEI 2015 此次会议及考察使牧民们了解了多种沙化治理的技术和方法,增进了政府对草原沙化治理的重视,也增强了对治沙的信心。 乌力吉图嘎查草原 乌力吉图嘎查 – GEI... Read More
推进中国三江源生态牧场发展
2014年12月30日,北京市朝阳区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GEI)、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青海省林业厅于在青海省西宁市共同举办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牧场发展研讨会”。 会议邀请青海大学、内蒙古大学和四川省社科院的有关专家,以及来自海东市、玉树市、海晏县、久治县、班玛县、囊谦县、曲麻莱县、共和县等地的村民和项目示范户参加。 会议期间,与会者以交流和座谈讨论的形式,共商在三江源地区引进可持续生态牧场的方法。 青海省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李若凡局长 他在开场发言中强调,过去政府的保护工作多重视于具体的生态保护,但是要真正做好保护,必须还要注重提高社区的经济水平,在保护生态的同时发展好社区经济。 他还称,发展基于本土自然条件和文化特色的生态牧场,开展生态服务型经济服务与示范,是三江源地区实现生态保护和农牧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式。 青海省林业厅国际合作处张莉处长 她就9月参加由GEI组织的带领青海省农牧民赴美国考察生态农场的情况与收获做了汇报。 她在讲话中比较了青海省农牧业发展的状况与美国生态农场的情况,指出三江源地区农牧户都承包有大面积的土地或草场,在广袤的土地上发展生态农牧业及其相关产业,若再加上适度的合作化,将是发展生态农牧业的有利条件,但在土地流转和用地政策、财政扶持、人才培训、税费减免以及农业保险等方面仍需相关政策与资金的支持。 GEI三江源地区项目协调员彭奎博士 他对GEI在三江源地区的社区协议保护与气候变化适应工作的背景和理念做了整体阐述,并介绍了项目目前在龙格村和甘达村的协议保护和社区发展示范工作进展。 三江源保护区管理局巴桑拉毛科长 随后详细介绍了项目在两个示范村的保护与发展工作计划。 在龙格村,项目以保护与发展基金为核心,支持村民手工制作牦牛帐篷发展经济,以及用于购买冬季饲草料、开展种草培训及示范种草。村民还将开展当地的垃圾清理工作,保护生态环境。 在甘达村,项目以水源保护为核心,开展生态旅游、手工工艺妇女合作社,以及提供优质畜产品,提高社区的经济收入。这些工作内容与发展方向都是经由项目官员与当地喇嘛、头人及村民们一次又一次的热烈讨论,最终达成的一致意见。 学术专家 来自中国三所研究所专家在会上介绍了他们的研究领域和工作。 来自内蒙古大学的达林太教授以阿拉善左旗为例介绍阿拉善草场共有制与草地共管。 四川省社科院的李晟之研究员以宝兴长毛兔为例介绍价值链工具在生态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青海大学的刘书杰教授讲述了藏牦牛的产业发展路径。 美国考察反馈 在座谈环节中,参加了9月美国农场考察的藏族牧民代表介绍了自己考察的收获以及回来之后的一些想法和行动,包括联户放牧、藏家乐等。... Read More
各方齐聚,共谋生态保护
2014年7月8日至9日,北京市朝阳区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GEI)与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协会(WCS)合作,共同在北京举办了为期一天半的“生态安全保障体制研讨会”。 70余人应邀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就有关现行生态保护体制的现状和挑战、生态安全立法、社区参与生态保护、生态服务型经济、生态红线等热点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与会者包括国家环境保护部、国家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和四川省宝兴县等中央和地方政府官员,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学术机构的专家学者,四川、青海、西藏地方保护区代表,国内外NGO代表以及GEI指导委员会委员张冀强博士,GEI执行主任金嘉满等。 GEI金嘉满女士会议致辞 – GEI 2014 GEI执行主任金嘉满在9日上午“生态安全保障体制研讨会”的闭幕式致辞中对此次会议取得的成果表示肯定。 “我觉得这个会真的达到了一个目的,就是从上一直到我们的社区、居民,都在讨论生态、环境还有保护,包括顶层的设计从体制到低下居民的利益问题,资产权益问题,实际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大家在各个层面,提出了自己对生态安全保障体制的思考。” “系统思考生态安全保障”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前所未有地飞速发展,成果有目共睹。然而,如此经济增长却承担了高昂的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代价,如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 GEI张冀强博士介绍中国生态危机背景 – GEI 2014 张博士在发言中提到,生态危机已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形势之严峻不容忽视。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要求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国家发展的突出地位。但是,现行的生态保护体制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政出多门、监管不分、保护区分散、生态红线缺失、保护资金使用效率欠佳、市场经济手段运用不足、缺乏社会参与等。 这使得难以从整体解决中国生态安全的根本问题。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用制度化的手段来保护生态的路线方针,并将生态安全提升到了国家安全的高度,这意味着解决中国生态危机的时机已经成熟,国家将从战略和制度层面思考、改进和创新现行生态保护体制。 研讨会 此次研讨会正是抓住了该契机,经过半年多的筹划准备,力图为生态体制的决策者、执行者、参与者和社会力量搭建一个畅所欲言的平台,群策群力,为国家生态保护出谋划策。 研讨会共分五个环节,与会人员就以下方面进行了深度讨论:... Read More
人大常委副委员长视察并高度评价GEI四川协议保护机制项目
成都,2014年5月26日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对北京市朝阳区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从秘鲁引进并本土化的环保和经济发展机制——协议保护机制给予了高度评价。 金嘉满女士(后排右二)和王爱民(后排最左) – GEI 2014 严隽琪还对GEI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为解决环保问题设立的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项目点进行了实地视察。 2014年5月26日,“2014•长江保护与发展论坛”在四川成都召开。中国本土环保组织——北京市朝阳区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GEI)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组官员王爱民应邀在开幕式上做了题为“社区共管协议保护——中国模式”的报告,向大家介绍了GEI引进并本土化的环保机制——协议保护机制及其实施成果。 认真聆听了报告后,严副委员长在致辞中两次提到并重点强调,GEI多方受益的协议保护机制值得研究和推广。当晚,严副委员长和中共四川省委副书记、省人民政府省长魏宏还邀请了GEI执行主任金嘉满女士进行进一步的会谈。 期间,严副委员长再次高度赞扬了GEI对新协议保护机制的实施,尤其是其开放式的思路、八年的实践经验和政府民间两轮并行的实施方式。 次日,为了进一步了解该机制的具体实施情况,严副委员长在GEI金嘉满主任、王爱民等人的陪同下,专程前往GEI协议保护机制四川宝兴项目点进行实地视察。 GEI金嘉满女士聆听王爱民同群众和媒体对话 – GEI 2014 在宝兴县专门制作的展板前,GEI项目官员王爱民向严副委员长更加详细、图文并茂地介绍了GEI协议保护机制在宝兴县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施情况、效果及影响。 GEI王爱民(右)聆听熊继华讲话(左) – GEI 2014 在由GEI项目支持成立的宝兴绿源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熊继华向严副委员长细致介绍了该合作社的运营、管理及参与农户经济状况及变化等情况(下右图)。严副委员长认真地倾听着大家的介绍,并不时提出关心的问题。 GEI生态多样性项目和生态保护机制... Read More
GEI众筹分享会发布国内首份众筹实操手册
2013年12月19日,北京市朝阳区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GEI)在北京鸿芷空间举办了“GEI众筹项目分享会暨首份众筹实操手册发布会”。 会上,GEI的项目官员向大家介绍了众筹的概念、发展以及运作模式,并分析了GEI众筹试点项目——“四川420大地震后《养蜂扶持灾后重建保护环境计划》”的成功与欠缺之处。 来自NGO、媒体、商业公司等领域共二十余人参加了此次分享会。大家对众筹这种模式在中国NGO领域筹资的可行性进行了热烈探讨,普遍认可众筹在调动公众参与上的优势。下一步GEI希望寻求合作方完成进一步的研究,并举办深入的众筹培训。 众筹(Crowdfunding)是汇集公众之力的一种新型筹资模式。仅仅几年之间,众筹已经在北美和欧洲成为家喻户晓的概念。GEI在2013年初开始对众筹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及其贡献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并于2013年4月底至6月初期间分别在点名时间和Indiegogo网站上同时发起了四川420养蜂项目众筹活动。项目得到了来自9个国家共170人的支持,成功实现了筹款目标,支持当地居民养蜂实现灾后重建。 项目成功之后,GEI总结经验教训,编写了题为《众筹:中国可持续发展新模式》的实操手册。手册包含了众筹的分步操作指南、GEI 众筹试点项目的深入分析,并提供了多个可持续发展项目众筹文案的模板。GEI期望该手册能启发并帮助大家利用众筹这一新模式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环境挑战的应对中来。
GEI项目喜获“社区参与创意奖”
上海(2013年11月21日)北京市朝阳区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GEI)的草原社区协议保护项目喜获2013“福特汽车环保奖”下设的“社区参与创意奖项”! “社区参与创意奖”旨在鼓励那些致力于推动环保理念在社区的深入、倡导公众积极参与并帮助人们养成环境友好的行为方式、具有创新性的想法或计划,使社区为更美好的环境做出贡献。 2008年,福特汽车公司曾向GEI授予自然资源保护奖,对GEI环保努力作出认可。 项目官员王爱民(中间)接受奖项 – GEI 2013 GEI内蒙古环保工作 2011年7月,GEI启动了“草原社区协议保护项目——内蒙古乌力吉图沙化治理示范项目”,帮助了当地成立的牧民专业合作社共种植了750亩柠条,一方面治理了沙化,另一方面解决了牧民牛羊冬季的草料问题。 借鉴GEI在7000公顷四川蜂桶寨自然保护区成功实施的“协议保护机制项目”,GEI创新性地将协议保护机制引入草原保护中。 项目在草原沙化初期采取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治理了750 亩沙地,减缓草原退化和沙化趋势。在引入协议保护机制,保护草原生态的同时,GEI成功调动当地社区参与环保活动。GEI还组织培训,编发教材,鼓励和扶持当地经济结构多样化和养殖业规模化发展。 在此项目和相关研究基础上,GEI正协助中国政府探索国家草原生态补偿资金配套使用的方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中国草原协议保护项目试点初见成效
云雾山,2012年9月9日–保护区内,尖端有点枯黄的野生植物夹杂着朵朵蓝色中草药花朵,迎着初秋的凉意缓缓摇摆。北京市朝阳区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GEI)考察了宁夏云雾山草原自然保护区协议保护地示范点,这一协议时为了抵御沙漠化、改善农民生活。 该试点项目目前取得了极大成效: 当代特殊的生态系统得到了保护; 偷牧现象几乎未见; 示范户得到了GEI资金与生产资料的补助后,生产效率得以提高,取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项目支持示范户种植牧草722亩,保护区协助示范户购置割草机23台,大大节省了割草时间。在今年丰沛雨水的滋润下,产草量也达到较高水准。一年生的高粱、大燕麦等即将迎来丰收,多年生紫花苜蓿也透出勃勃生机。 GEI随机访问了一户示范户,在项目的支持和自己的努力下,这户人家前段时间已经买进并卖出了10头牛,每头牛毛利为4500元,净利3000元左右。今年新增的种植面积将为冬季牛羊的越冬储备充足的饲草料。 一生年牧草-高粱 – GEI 2012 多生年牧草-紫花苜蓿 – GEI 2012 下一步 10日,GEI与保护区管理处举办了。为推动工作继续开展,9月10日,GEI邀请野生生物保护协会(WCS)开展“草原协议保护项目的农业技术培训会”。会中,GEI介绍了多年来协议保护的工作经验及实施方法。WCS的项目官员分享了西藏羌塘地区的草原保护经验。 保护区的多名技术人员为示范户介绍了如何科学地养殖牲畜、喂养过程中饲料如何配制、牧草的种植和管理方法,以及本地区种植最多的经济树种红梅杏的养殖和管理方法。 这些养殖技术已被编制成《农业养殖技术手册》,分发到示范户手中,农户可根据该手册合理养殖,使利益最大化,提高经济收入。 保护区还组织示范户参观了标本室和展览室,介绍了保护区内各种珍稀野生动植物,加深了示范户对保护区内野生生物资源的认识,增强了保护意识。 农业技术培训会 –... Read More
协议保护机制已推至中国国家政策层面
北京,2012年2月21日 日前,中国国家林业局正式印发《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森林管护管理办法》(修订版)以及《森林管护责任协议书》。此举标志着协议保护机制已经被中国国家林业局接受,并将在中国六大林业工程之一——天然林保护工程范围内全面推广。 2006年至2009年,北京市朝阳区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简称GEI)通过对协议保护机制的研究和示范,在中国四川成功验证了协议保护机制在解决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区域经济发展冲突中的价值。 2011年,GEI与中国国家林业局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并成功开发了协议保护机制的政府运作模式。通过调查研究,GEI完成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森林管护管理办法》(修订版)以及《森林管护责任协议书》的设计和完善,并于2012年1月3日上报国家林业局。2月21日,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复,在全国范围内印发《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森林管护管理办法》(修订版)以及《森林管护责任协议书》,要求各地林业部门遵照执行。 2012年2月12日,GEI项目官员王爱民向国家林业局提交了2012年GEI“国家层面推广协议保护-生态补偿模式项目”的工作计划,提出该项目在今年的主要任务是确定示范点、举办协议管护培训以及开展示范。国家林业局已批复,项目将按该计划执行。
GEI协议保护机制项目荣获福特汽车和世界银行奖项
日前,北京市朝阳区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GEI)协议保护机制项目——以签署协议的方式解决生物多样性丰富地区物种保护工作与社区生计活动的冲突问题的全新机制,获得福特“自然环境保护项目奖“和由世界银行发起的第二届中国发展市场竞赛“联想创新奖” 这两个奖项肯定了GEI为迎接中国面临的环境和经济压力所做出的创新努力。 喜获福特汽车认可 2008年10月28日,北京市朝阳区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GEI)协议保护机制项目获得“福特汽车环保奖”分奖项–“自然环境保护项目奖”。当日,中国福特汽车公司在中国人民大会堂举办了“福特汽车环保奖”颁奖典礼。福特汽车环保奖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宗旨,今年的主题为“关注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污染排放控制”。 GEI执行主任金嘉满女士对此次获奖“格外高兴”,她说: “去年GEI西藏农村可持续发展项目就曾获得过福特汽车环保奖的提名,今年能够获奖,充分说明GEI的项目意义重大,已被大家认可。GEI将再接再励,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环保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福特汽车公司为获奖项目提供1万元奖金,GEI将用于协议保护机制项目未来的发展、推广。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曲格平、中国福特汽车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葛致诺(Robert Graziano)及数位世界著名环境科学专家在会上先后发言,全国各知名环保组织也参加了此次典礼。 荣获世界银行认可 2008年10月22日,北京市朝阳区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GEI)“协议保护机制推广项目”获得了由世界银行发起、多家机构共同参与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发展市场竞赛“联想创新奖”。 在此次竞赛的角逐中,GEI该项目从参加初赛的全国近500个民间组织创新项目中脱颖而出,昂首挺进前115名,参加复赛,并最终成为前50名优胜者之一,荣获“联想创新奖”。 GEI“协议保护机制项目”是以签署协议的方式解决生物多样性丰富地区物种保护工作与社区生计活动的冲突问题的全新机制。GEI于2006年至2008年在四川省宝兴县完成了试点建设工作,为完善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体系贡献了创新思路。在今后的工作中,GEI希望此机制在宝兴县和其它地区得到进一步的推广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