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江河流域保护

守望自然,我们在缅甸筑起一面抵御风浪的“墙”

2008年,缅甸遭遇了历史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特强气旋风暴纳尔吉斯(Very Severe Tropical Storm Narigis)。风暴造成近8万人死亡、5.5万人失踪。但在一个沿海村庄, 380公顷红树林显著抵抗了风暴的袭击,大大地降低了风暴造成的死亡率,300名居民中有7人罹难。 图片来源:Matt Curnock/Ocean Image Bank 面对当今最严峻的气候环境挑战,外表奇特的红树林可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一把好手。在沿海地区,红树林是活的海堤,它们生长在陆地和海洋的过渡地带,不仅可以防风消浪、净化海水、固碳储碳,还能维持生物多样性,是海岸带经济和粮食安全的天然保护屏障。 1.5公里宽的红树林 可以将波高0.75米的海浪消减到0.05米[1] 为此,GEI通过积极探索社区参与红树林保护的模式,推动东盟红树林国家社区自主参与保护,同时提供基于红树林生态系统的解决方案。目前,我们正与缅甸森林协会(Myanmar Forestry Association, MFA)合作,在缅甸南部Tanintharyi地区开展推动社区协议保护机制的落地示范项目。   🌲 开展红树林调研 保护极危红树 🌲 我们的项目地位于缅甸的南部德林达依省伯劳镇,拥有丰富的红树林生态系统和栖息于此的野生动物。然而,由于农业的扩大和人口的快速增长,红树林面积大量减少。为了了解当地的红树林状况,我们在Kanti、Pyin Bu...
Read More

国家公园:回归自然的徒步,究竟还要走多久?

对于很多中国网友来说,在社交网站上浏览别人在国外徒步时的经历,是一件有趣却略感遗憾的事情。 有趣的事很多。 例如,一名美国女孩在阿拉斯加徒步时迷路,但期间遇到了一只机智的哈士奇。狗狗把她带到大路上,并一直在她之后的徒步之旅中陪伴左右,最后还救下了被激流冲走的她。 图片:微博 遗憾的事情当然也有。 虽然刚刚提到的那篇微博重点是“二哈不二”,但文中的一个细节不容忽视——这名女孩虽然被狗狗所救,但因为衣物全湿无法抵抗低温,最后不得已“按下紧急求救按钮,向救援部门发出信号”,并不久后被救援人员用直升机送到医院治疗。 看惯了国内“驴友失踪”这类新闻的网友们,大概对这个女孩获救的经历感到十分惊吧。惊讶之余,就是深深的遗憾了。国家森林公园?中国好像没有啊!紧急求救按钮与火速赶到的直升机?中国好像也很缺乏啊! 图片:微博 所以,只有美国有这样完备的野外救援系统吗? 中国目前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还有,同样是野外徒步,为什么中国的驴友们总是会“失踪”? 一、有一种无奈,叫救援直升机 微博中的美国女孩是在阿拉斯加州的楚加奇国家森林进行徒步的。这是美国第二大的国家森林,是美国保护区的一种。保护区内森林的保护、开发再到配套的服务、救援设施,都遵循统一的国家管理。可以说,选择在楚加奇国家森林进行徒步,是一件既有趣又安全的事情。 图片:悦禾旅游 而微博中提到的给力的救援直升机,其实在其他国家并不少见。 在德国,发达的航空紧急救援体系可以保证任意地点十五分钟内获得救援。在瑞士,航空救援队在良好的飞行条件下,也可以在15分钟之内到达除瓦莱州(Valais)之外的全国任何一个地点,并且求救者无需承担任何费用。就连经济并不发达的尼泊尔,在高于4500米的喜马拉雅EBC珠峰大本营徒步路线上,都修建了很多直升机平台,为的就是能够在遇到突发状况时可以快速救援。所有这些直升机上,都会配备专业的医护人员和受过培训的志愿者,以及一些相关的医疗器材。 可见,国外的一些空中救援体系已达到很完备的程度。 那中国呢? 仅从救援直升机来讲,中国用于应急救援的直升机数量缺口大、结构问题突出,似乎没有如同国外般完备的体系。 十年前的汶川地震中,中国已有的重型直升机无法满足救援需求,不得不临时租用俄罗斯的一架米-26直升机参与救援,用来吊运大型的工程设备到救援现场。 图片:雪花新闻 地震后,人们对中国的救援直升机进行了统计,到2008年底,全国只有294架民用直升机可用于应急救援,平均每10万平方公里约3架,是主要西方国家平均水平的1/25。...
Read More

藏区手工艺将守护中国最重要的水源地

藏地多传奇。 从山谷里的村庄到飘扬着经幡的垭口, 每一米上升的空间里, 都流传着神与人的故事。 三个不同的故事在这里同时发生, 奏响了一部波澜壮阔的交响曲, 等待你去聆听,去品味, 去感受一份青藏高原的情怀。 四月的三江源依稀下着小雪。 在这里,春天似乎放慢了它的脚步, 迟迟不愿到来。 但是,藏地新的传奇, 却在这个叫做毛庄的地方开始了。 位于玉树州囊谦县的毛庄乡, 是一个游客眼中默默无闻的“旅行死角”。 但是对于当地藏民来说, 这里是拥有大苏莽寺、尕丁寺和江西林场保护区的 美丽的故乡。 山风穿进大苏莽寺的殿门, 吹得殿前的黑色毛毡帘幕呼呼作响。 在毛毡帘幕斑驳的光影下, 一个男人正坐在殿门前晒着太阳。...
Read More

天眼的守护:三江源社区发展培训追踪(三)

五年来,GEI在青海地区除了开展环境保护之外,还与当地社区一起合作推动社区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现在,我们正努力与位于青海省果洛州的久治县鄂木措农民专业合作社一起,通过制作并销售美观且具有当地特色的手工艺品,如包、灯具和钥匙扣,帮助鄂木措地区的牧民维持生计并且更加持续地参与当地的生态保护中。 这里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 坐落着阿尼玛卿、年宝玉则等雄伟神山, 拥有着玉石般闪耀的雪山冰川湖泊湿地, 是雪豹、马鹿、灰熊等珍稀动物赖以生存的家园, 也是独特民族文化的摇篮。 这里有一群人, 像保护眼睛一样, 守护着这片中国乃至亚洲最重要的水源地…… 生态旅游:更加永续的旅游业 在手工艺培训的间隙,我们与前一晚从成都专门赶来的生态旅游规划专家刘璇(Apple)一起,共同前往牧民冬天生活的冬窝子(冬季牧场)。冬窝子在寒风刺骨的冬季,为辛勤劳作的牧民们带去了温暖和平静。到达年宝玉则的冬窝子后,我们开展了关于生态旅游相关技能的培训。 首先,什么是生态旅游呢?生态旅游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旅游活动。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三江源地区壮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以及国家公园的筹建成为此区域生态旅游发展的机会。 初春时节的年宝玉则 冰雪还未融尽,透出素雅又坚毅的美 然而,如果规划不当,建设旅游业所需的大量基础设施(例如道路、管道、电力设施)和大型建筑物(例如酒店、餐馆、机场)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与此同时,如果缺少必要的垃圾处理设施,旅游业发展带来的大量垃圾也是当地生态环境的巨大威胁。面对三江源季度脆弱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诉求,生态旅游为当地处理好农牧民全面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协同发展上提供了思路。 鄂木措合作社的牧民们自合作社成立以来便组织起马帮队伍,为游客提供牵马服务。根据《青海省三江源地区生态旅游发展规划》,青海省将在三江源地区建设35个生态旅游重点项目,年宝玉则为6个划定的重点景区之一。 我们相信,生活在年宝玉则的牧民们能够在守护家园的同时,抓住生态旅游开发机遇,发展除马帮以外更加系统和有规划的生态旅游服务。 危机中的自然 行程中,道路两旁的草场景象让我们大吃一惊。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气候变暖和超载放牧等因素,三江源地区出现了沙漠化趋势。与此同时,数量巨大的鼠兔不仅啃食草叶、草根,还不断掘洞翻土,进一步加剧了草场的退化。 开车载我们过去的社区带头人尖木真感慨道,近年来鼠兔在草地上大规模繁殖,藏区又不杀生,因此国家虽每年投入很大精力治理鼠兔问题,但是效果并不明显。牧民只能眼睁睁看着家里的牦牛没有牧草吃被饿死,家里更加贫困。 牧民看着草原上一个个的鼠兔洞唯有一声叹息,不知拿这些小生灵如何是好 这次的培训地点定在了才保的家里。从事十多年旅游规划工作的Apple首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大家介绍了生态旅游的基本概念,以及为什么要在三江源发展生态旅游。...
Read More

视频:水质测试——GEI手把手教你检测水的“健康”

【GEI小课堂】之如何检测地表水由北京市朝阳区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GEI)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项目经理彭奎博士主讲,详细演示水质检测中每一项、每一步应如何操作,想学习水质监测以及对水质监测感兴趣的朋友们快来看看吧! 视频链接: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YyMjI5NzMwNA==.html 彭奎博士教你如何检测11种水质指标 – GEI 2016

为三江源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三江源生态服务型经济发展交流会暨可持续社区标准研讨会成功举办

2015年8月5日,三江源 北京市朝阳区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GEI)与青海省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区管理局、国际可持续标准联盟(ISEAL)在青海西宁成功举办了“三江源生态服务型经济发展交流会暨可持续社区标准研讨会”。 GEI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项目经理彭奎博士在会上作三江源项目创新实践介绍 – GEI 2015 会议旨在共商如何在三江源地区综合利用行政、财税和市场手段,培育和发展以当地社区为主体的生态服务型经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的实现,并讨论制定和推广符合国际标准的可持续社区发展标准体系,共同为保护中华民族源头贡献智慧和力量。 青海省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李若凡、GEI执行主任金嘉满、ISEAL高级顾问梁晓晖分别致开幕辞。 李若凡(上)、 梁晓辉(下)分别在会上致辞 – GEI 2015 会议分为三个主题: 三江源生态保护与生态服务型经济研讨; 各机构和社区在开展保护与发展方面的经验分享; 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标准研讨及沙龙。 牧民参与讨论 为充分展示以牧民为主体的保护与发展理念,使外界更了解社区的真实状况,放下偏见,思考共同开展保护与发展的策略,会议特意安排了一个牧民专家组讨论环节,即邀请三江源几个社区代表作为嘉宾组上台,以他们的视角来审视生态保护与社区关系。 牧民参与研讨 – GEI...
Read More

推进中国三江源生态牧场发展

2014年12月30日,北京市朝阳区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GEI)、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青海省林业厅于在青海省西宁市共同举办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牧场发展研讨会”。 会议邀请青海大学、内蒙古大学和四川省社科院的有关专家,以及来自海东市、玉树市、海晏县、久治县、班玛县、囊谦县、曲麻莱县、共和县等地的村民和项目示范户参加。 会议期间,与会者以交流和座谈讨论的形式,共商在三江源地区引进可持续生态牧场的方法。 青海省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李若凡局长 他在开场发言中强调,过去政府的保护工作多重视于具体的生态保护,但是要真正做好保护,必须还要注重提高社区的经济水平,在保护生态的同时发展好社区经济。 他还称,发展基于本土自然条件和文化特色的生态牧场,开展生态服务型经济服务与示范,是三江源地区实现生态保护和农牧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式。 青海省林业厅国际合作处张莉处长 她就9月参加由GEI组织的带领青海省农牧民赴美国考察生态农场的情况与收获做了汇报。 她在讲话中比较了青海省农牧业发展的状况与美国生态农场的情况,指出三江源地区农牧户都承包有大面积的土地或草场,在广袤的土地上发展生态农牧业及其相关产业,若再加上适度的合作化,将是发展生态农牧业的有利条件,但在土地流转和用地政策、财政扶持、人才培训、税费减免以及农业保险等方面仍需相关政策与资金的支持。 GEI三江源地区项目协调员彭奎博士 他对GEI在三江源地区的社区协议保护与气候变化适应工作的背景和理念做了整体阐述,并介绍了项目目前在龙格村和甘达村的协议保护和社区发展示范工作进展。 三江源保护区管理局巴桑拉毛科长 随后详细介绍了项目在两个示范村的保护与发展工作计划。 在龙格村,项目以保护与发展基金为核心,支持村民手工制作牦牛帐篷发展经济,以及用于购买冬季饲草料、开展种草培训及示范种草。村民还将开展当地的垃圾清理工作,保护生态环境。 在甘达村,项目以水源保护为核心,开展生态旅游、手工工艺妇女合作社,以及提供优质畜产品,提高社区的经济收入。这些工作内容与发展方向都是经由项目官员与当地喇嘛、头人及村民们一次又一次的热烈讨论,最终达成的一致意见。 学术专家 来自中国三所研究所专家在会上介绍了他们的研究领域和工作。 来自内蒙古大学的达林太教授以阿拉善左旗为例介绍阿拉善草场共有制与草地共管。 四川省社科院的李晟之研究员以宝兴长毛兔为例介绍价值链工具在生态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青海大学的刘书杰教授讲述了藏牦牛的产业发展路径。 美国考察反馈 在座谈环节中,参加了9月美国农场考察的藏族牧民代表介绍了自己考察的收获以及回来之后的一些想法和行动,包括联户放牧、藏家乐等。...
Read More

You are donating to : Global Environmental Institute Fund

How much would you like to donate?
$10 $20 $30
Would you like to make regular donations? I would like to make donation(s)
How many times would you like this to recur? (including this payment) *
Name *
Last Name *
Email *
Phone
Address
Additional Note
paypalstripe
Loading...